农业与农村发展圆桌论坛 第13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政策措施
农业与农村发展圆桌论坛
第13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政策措施
【编者按:
最近,有媒体报道降雨带向西北在移动,导致了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的恢复和农业生产的可能提高。
气候变化正在影响着我国的农业。气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包含了气温和降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动。按照联合国气候工作小组(IPCC)的预计,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地球的气温预计在未来100年会显著上升2度左右。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存在正面和负面的因素,很难有一个全面的结论。
哥廷根大学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国家级智库培育单位)特聘研究员于晓华教授组织在线讨论: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政策措施。
现将讨论结果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往期【农业与农村发展圆桌论坛】:
第14期:如何更有效的补贴农业?(下期讨论)
第13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和政策措施(本期讨论)
第12期:如何有效增加乡村振兴的资金投入?
第11期:“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挑战
第8期:如何发展绿色农业并保障农民利益?
第7期:如何改善乡村教育助推乡村振兴?
第6期:网红李子柒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第4期:非洲猪瘟和猪肉价格问题
第3期:如何增强中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
第1期:“一号文件”的重要贡献和改进空间
******
一、您觉得未来10年左右气候变化会对中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和粮食安全有什么影响?
1.气候变化是一个大尺度的概念,尽管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已经比较显著,但是我们仍需要站在未来50-100年的角度来看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如果参照IPCC的预测,极其悲观(rcp8.5)和乐观(rcp2.6)的预测在2050年之前的差别也不是十分显著。短期内,我们或许可以看见一些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比如东北地区的霜冻期缩短,西北地区降水量增加。当然这些变化对于我国的粮食供给是有潜在好处的。但是,我们不能据此判断气候变化对我国就是好的,因为也许一些南方传统粮食供给地区将会面临严重的高温、缺水、极端气候等一系列问题,到底哪种作用会主导在短期内是无法判断的。另外,即使我们发现短期内气候变化给我国带来好处,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变化是好的,正如开头我所说,大尺度上来说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才是我们应当担心的问题。(易福金,南京农业大学副院长、教授)
2.10年尺度对气候变化研究而言较短。在如此短时间内,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造成的最大风险可能就是极端灾害,以及极端灾害对全球粮食主产国造成影响后通过贸易传递到中国。全球粮食主产国和主要出口国都比较集中,已有研究表明历史上出现过极端灾害同时影响多个主产国的情况,未来这种情况会增加,加大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解伟,北大研究员、博导,优青)
3.(1)南方雨季下雨量增加,病虫害增多,尤其病害增加,水稻稻瘟病发生加重;(2)北方小麦赤霉病北移,由于降雨增加,减少干旱可增产,综合两者因素产量不变;(3)北方玉米事宜种植区北移,黑龙江六个积温带相应北移;(4)西北适宜种植区增加。(张绍亮,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战略作物与市场副总监)
4,从历史的维度来说,气候变化是恒常的。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一个很短的测度,但是对中国来说就是两个五年计划。从各种统计和研究来说,世界处于一个温暖时期。这意味着降雨带可能短期北移,北方气温变得更温和,更适合农业生产。对我国这样一个大国,地处北温带,总体影响可能是增加粮食产出;但是局部地区可能发生更频繁的极端气候。这就要发挥“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作用,通过全国性的保险,减少农民极端气候的损失,使得农民和农业生产在应对极端气候时的弹力性增强。(于晓华,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
5.气候的变化导致生产空间的转变,个人认为这个要改变农业生产空间并不容易,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配合。小范围改为室内种植或者是缺口改为进口的可能性倒是比较可行。至于粮食安全的战略问题就比较复杂,除了自主生产,也可以分散进口来源。(郑登元,南京审计大学教授)
6.未来10年受气候温度上升,以及西北部地区的温度增加,冰雪融化,应该说对我国农业生产会迎来利好。在传统的产粮区如东北、东部、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地区,因气温的升高,将缩短种植季之间的间隔,增强农业产能;在西北部地区,因温度加大和降雨增多,将改善其自然环境,使其“重回”温湿状态,其辽阔的土地因湿润而有农业生产的巨大潜力。(吴跃农,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高级研究员、教授)
7.地球气温升高,气候变化,带来降水量分布的变化以及极端天气(台风、暴雨、干旱、极高温、极低温、连续阴雨)的增加,必然影响农业生产。我国农业生产至今仍然主要是“靠天吃饭”,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十分巨大,这些因素的变化,对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反向的,总之,需要及时应对。(姜德波,南京审计大学教授)
8.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的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已经发生了一些迁移和转变,未来十年气候变化会进一步影响农业空间分布格局与粮食安全,因此做好时空数据的监测与预判尤为重要。(李坦,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9.在空间分布方面:气候变化会导致农业生产格局整体上向西北和东北方向移动。但在此过程中,由于气候变化对雨养农业和灌溉农业、对小麦、水稻和玉米等不同作物有异质性影响,因此也会导致不同农业类型及作物品种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一定差异。对粮食安全而言,气温变暖和降水增加对粮食生产有利有弊,但考虑到(1)中国区域辽阔、作物种类较多,区域间、品种间利弊相抵;(2)气候变化是个慢变量,有时间诱发技术进步和创新;(3)生产经营主体自身的适应性行为等因素,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影响可能存在,但不宜夸大。(王振华,沈阳农业大学副教授)
10.气候变化对不同产区粮食作物影响差异大,对夏玉米和冬小麦影响较大。(赵晓颖,山东科技大学讲师)
11.中国幅员辽阔,十年左右的气候变化除非遇到极端的气候情况,否则对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在整体上看应该不会太大。不过,对于局部区域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结构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气候环境因素对农产品生产结构的影响应该弱于经济环境因素和技术发展因素对农产品生产布局和生产结构的影响。(崔维强,丹东发展改革委)
12.未来气温若是变化,会导致粮食单产下降,从而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特别是极端气候,诱发的自然灾害会造成农业生产波动,危及粮食安全。(杨莉,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13.气候变化在短时期内可能不会对农业生产空间分布产生显著影响,如果空间分布的移动范围较小,对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也会较小。(李玥,江苏大学研究生)
14.我认为气候变化对主粮的整体数量安全没有影响;但是,气候变化将会严重影响畜产品的安全。(刘静,农业农村部食物营养所研究生)
15.首先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空间布局肯定是长期影响的,农业是弱质性产业、高风险产业,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压力。如果未来气温和降雨发生变化,势必影响农业的健康发展,对生产活动产生消极影响。其次,气候变化有时是突发性的,未来的恶劣气候发生的几率会更大,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那么必然对某一区域内的农业造成巨大影响,如干旱、洪涝。最后,气候变化会影响地区生态系统平衡,打破稳定的生态系统,进而对农业生产造成持续影响,食物链、物种多样性等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中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由气候变化所决定。同时,气候变化导致的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发生改变可能造成粮食安全问题的恶化。(刘福,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
二、最近媒体报道,我国降雨带在向西北移动,导致了植被的部分恢复。您怎么看?
1. 植被增加当然是好的,但是我猜测这种增加仅仅是边际上的影响。作为传统干旱地区,我认为降水量的增加可能使土地达到复垦的条件,但这种增加极有可能带来更多的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增加。当然,如果降水的增加发生在传统的农作区,比如关中平原,那么显然对农业生产是好事。(易福金,南京农业大学副院长、教授)
2,气候变化是永恒的。我们看几个历史的记载和考古发现。(1)西北利亚冻原发现了很多猛犸干尸。一些尸体肚子中有青草。这说明当时的西北利亚是一个水草茂盛的地方,而且他们的死亡时气候变冷很突然。(2)唐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据历史记载,当时荔枝可以在秦岭南种植。而现在荔枝要到更南方才能种植。唐朝画像中的马都很丰腴,这和当时西安的温暖和湿润有关,比现在都要暖和。(3)当年的丝绸之路上,中国西北地区一路绿洲,罗布泊是一个超级大湖泊,水草茂盛,而现在却是一个荒漠。等到“罗布泊”回到碧波荡漾的时候才能证明气候变化改变了中国的农业布局。(于晓华,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
3.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来就是利弊共存,但不能为此就低估气候变化对其他区域的负面影响以及对全国整体的负面影响。(解伟,北大研究员、博导)
4.气候变化导致降雨带向西北移动。雨量或许有增加了,可是还需要气候、温度、日照的配合,更要看土壤是不是合适,以及降雨的稳定性。现代的农业种植,需要机械化和大规模,是否因为降雨带的转移而恢复农业,还需要更专业的科学研究,而且需要点时间来观察。(郑登元,南京审计大学教授)
5.这是自然变化的结果,我认为,一是要由气候专家和农业专家、水利专家对此进行认真分析和评估,预测其前景;二是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特别是西北部水利建设上加大国家重大项目投入,加强利用自然条件的、因势利导的人工引水,为西北部地区提供充足的水源和水能;三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加速促进西北部地区的生态提升,将其打造成一个我国面向未来的、宜于建设和聚居的新城市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吴跃农,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高级研究员、教授)
6.如果有科学的证据证明,降雨带向西北移动,植被部分恢复,那么对西北干旱地区的影响显然是正面的,因为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降水量;当然,这一变化,也可能对这一地区的其他方面带来负面影响。无论如何,需要科学应对这一变化。(姜德波,南京审计大学教授)
7.平均数值上显示出的气候“暖湿化”趋势对农业的影响并不能一概而论,很难确定它具体能为当地农业带来多大贡献。(李坦,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8.旅游发现西北地区的确在变“绿”,原因可能不仅仅是降雨带的北移,可能也包括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消融和冰冻圈衰退的影响。后者带来的植被恢复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此时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问题要引起更充分关注。(王振华,沈阳农业大学副教授)
9.长期来看,对国家战略和农业发展有好处。短期来看,需要通过预警系统、农业保险等手段来预防风险。(赵晓颖,山东科技大学讲师)
10.气候变化是趋势,人工是助力。(张绍亮,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战略作物与市场副总监)
11.降雨带向西北移动,从长远看,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是利好的。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增加,对我国更好地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和人地矛盾问题都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也为我国在国际相关问题的处理上增加筹码。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种源自气候因素的环境变化是需要过程的,环境变化传导到经济社会领域也是需要过程的。(崔维强,丹东发展改革委)
12.降雨带向西北推进,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北方的生态环境,如果全球增温持续下去,降雨带会长时间、一定尺度上向北推进,北方的降水会显著增加。(杨莉,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13.西北地区的恶劣农业生产环境可能会得到改善。(李玥,江苏大学研究生)
14.我认为这是短期利好现象,但也需辩证看待,植被恢复可能带来的生态安全事件要积极预防,同时植被恢复可能带来的经济和生态利好要好好利用。(刘静,农业农村部食物营养所研究生)
15.我认为这可能是媒体报道的夸大,植被是经过长期演替发展过来的,虽然降雨带向西北移动,但是植被的恢复却不是因为降雨,而在于植树造林和抛荒后植物自然恢复较多。理由是,西北地区光照强、降水挥发性大、植物生长主要靠地下水和河流灌溉,即便是降雨带向西北移动,短期内也不可能恢复植被。(刘福,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
三、据最近的科学研究,农业被认为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这主要是有畜牧业(牛羊反刍)和稻田的大量甲烷排放造成的,所以现在国际学术界和政策界在讨论对畜牧业和水稻征收气候税。您觉得这样合理吗?
1..纯粹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取气候税当然是一个选项,但是目前所有气候变化应对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合理,而在于是否可行,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发展权和公平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他们不会反对针对畜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征税,因为最大的成本由发达国家承担;同样的,西方国家也不会反对征收水稻的气候税,因为那不是他们的主食。如何达成政治上的平衡点才是这项政策的关键,当然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将是非常不稳定的一个解。(易福金,南京农业大学副院长、教授)
2.碳税和碳交易在工业领域推进也很慢,农业涉及到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如果真要实施,挑战应该更大。当然,还要弄清楚究竟甲烷的最大排放源在哪里,这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如果真在农业,期待还是看有没有什么技术可以减少农业排放。(解伟,北大研究员、博导)
3,从经济学的效率分析出发,看起来对畜牧业和水稻征收气候税好像有理,但是税收还要考虑公平和历史因素。首先,亚洲农民种了几千年水稻,他们的环境影响从历史来看非常有限。第二,水稻种植大部分是小农,他们收入依靠它们,这会影响他们的生计。第三,食物是人生存的第一要素,所有的税收都要考虑分配问题,尤其是穷人消费者的生活。增加大米的价格,会导致很多社会问题,让更多的人陷入贫困。第四,基于环境和健康,对畜牧业适量征税是可以的,但是要考虑对穷人的营养影响;不能让他们吃不上肉,所以要配合必要的穷人补贴。所有的税收都要谨慎。(于晓华,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
4.个人的看法,不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看到一个问题,针对问题来源防堵,这样的看法不能说是错,固然有它的道理,但是并不全面。只想到减少气体的排放,没有想到农民的生计以及食物涨价了以后,对物价的带动、民众的承受度,对整个经济是否造成打击。征收气候税谁来承担呢?让政府来补贴?全世界的政府现在都在赤字,也是另一个不定时炸弹。让消费者民众来承担?消费不起,生活质量降低,经济衰退。让农民来承担?农民的成本提高,利润减少,供给减少,物价上涨,供给方跟需求方都受到了打击,全球的经济有可能受到下挫。如果因为开征气候税导致大家的消费减少,排放减少,对自然生态影响减少,这个角度来看可能有利,但是有没有想过,消费的减少,经济的减缓,失业的增加,这个结如何解呢?肉类的甲烷,消费减少转为消费植物类的食物,对气候的影响会降低。但水稻植物也要课税,那要人类吃什么呢?补了这个缺口搞不好另外一个地方的缺口更大,影响更加严重。追根究底不在于畜牧或者水稻影响到气候,而在于:第一,人口的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人口增加趋势不可控制,因为不同的国家地区宗教,背景各不相同;第二,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整体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消费增加,自然不可免。第三,可能发达国家也制造了一些浪费。从第三点来着手是唯一能够做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除此之外,还有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耗电量大增的因素。温室气体的来源除了生活水平提高所需要的食衣住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信息化的时代。除了制造业工厂的排放,满足我们的生活所需,根据某个科学的研究(具体出处待查),我们每一次一个搜寻,也制造了不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量的搜寻,尤其数字货币人类的挖矿,挖掘更多数字货币,而且目前还不断的在创造,这个的影响可能比水稻畜牧对气候影响还要高。如何权衡,应该要再思考一下,不宜过于片面。(郑登元,南京审计大学教授)
5.农业的生态平衡、耕地畜养、牧草休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农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大国小农的碎片割裂式农耕,确实会造成一定的自然破坏和燃烧排放污染,但不至于说温室效应是农业生产造成的,这是号错了脉、抓错了药,与其对农业收气候税,征了税就任其可以排放?不如更好地研究促进农业的科学生产技术投入,用积极建设超越消极惩费。我们要高度重视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农业的现代化,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可能为更适宜更高效,促进农业生产的绿色循环,促进农业生态链的永续。(吴跃农,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高级研究员、教授)
6.对畜牧业和水稻征收气候税的想法是荒唐的。一般而言,加税的影响是减少征税对象的生产,但是,畜牧业和水稻生产的产品是人类的必需品,如果对它们加税,不可能减少这些产品的生产,所加的税只能转嫁给消费者。对畜牧业和水稻生产加征气候税,并不能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反而会带来物价上涨的后果。(姜德波,南京审计大学教授)
7.甲烷排放具有一定的负外部性,但是仅依靠单一征税的方式并不合理。多元化的激励-惩罚模式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李坦,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8.从经济上看是合理的,但是考虑宗教、文化等因素,又显得不合理,并且不可行。另外,在目前大环境下,国家间很难达成真正的共识,或者说有共识也很难落地。对中国而言,无论是征增值税还是消费税,都会降低相关行业竞争力,在开放条件下,对产业产生不利影响。(王振华,沈阳农业大学副教授)
9.不合理,会增加生产成本,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影响粮食安全和造成社会问题。可以配合一些补偿措施。(赵晓颖,山东科技大学讲师)
10.何不食肉糜,不想评价。(张绍亮,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战略作物与市场副总监)
11.不太合理,也很难实现。这个问题只能作为国际政治博弈中的一个话题,由具有发言权的利益集团肆意挥舞。(崔维强,丹东发展改革委)
12.征收气候税的目的是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目前,中国也实施大量的环境保护项目,尤其提出生态保护红线,是为了严格保护并坚守。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生态功能,是制度的创新。虽然,划定并管控生态红线还具有很大的困难,但是保护环境是非常急迫的。所以,我觉得合理。(杨莉,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13.不合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农业与工业形成明显分工以来,一直为工业与城市发展提供要素支持。并且,农业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具有客观存在性,无论对农业征收多少气候税都不会对农业的生产量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对农业征收气候税将会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影响正常的国民经济发展。(李玥,江苏大学研究生)
14.我认为不合理,农业说到底是粮食让人们吃饱的事业,征收气候税将间接提高农产品价格,不利于广大消费者。(刘静,农业农村部食物营养所研究生)
15.我觉得不合理,首先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不适合征收气候税。少量的耕地要养活较多的人口,而亩产粮食又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一定基数的基本农田,决定了不可避免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又有人口多,肉类需求也大。因此,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单纯的靠征收气候税是很难解决这一问题的。其次,温室气体的排放是相对的,如果增加其它气体的排放量,那么温室气体的占比就会减少。因此政策上鼓励植树造林、提升城市植被和恢复过度开发的农村才是上策。最后,征收气候税会一定程度的消减小规模种植户的种植热情和增加经营成本,离农劳动力会增加,农业将面临重大挑战。(刘福,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本期参与整理:王亮、钟晓萍、刘鹏举
*******************************
农业与农村发展圆桌讨论会主持人:于晓华教授,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国家级智库培育单位)特聘研究员。
主页:https://www.uni-goettingen.de/en/114620.html
联系方式:econyu@gmail.com
****************************
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或称“长江产经智库”)是江苏省首批重点高端智库,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研究院以南京大学经济学、管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平台为核心,优化组合国内外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学科和专家资源,以中国沿海地区高度开放、发达的实体经济为背景,深入研究探索中国实体经济的走势、趋向与政策,为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总结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研究院以洪银兴、刘志彪教授为带头人,汇聚一支拥有十多位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等称号的核心研究团队,聚焦中国经济运行、产业经济、金融发展、中国宏观经济、开放经济和企业发展战略六大方向,秉持“热情、专业、理性”的理念开展智库研究。研究院以中国产业经济发展为主线,形成了《长江产经决策咨询报告》、《中国产经热点研讨》、《中国经济动能指数报告》等代表性研究成果,其中多项成果获中央领导及江苏省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在社会各领域产生广泛影响力。
网页:http://www.yangtze-idei.cn/